close


這次要和大家介紹位於苗栗的一間十分古老的佛寺,它是位於苗栗縣的頭屋鄉飛鳳村的石觀音寺,其創建年代-年份 日明治 31年(1898 ) ,石觀音寺原為一天然岩洞,後來在岩洞加以鋼筋水建造佛寺,另外於右前方興建佛堂,整座建築內部無鮮豔華麗的彩繪,外觀素雅平實,佛像莊嚴慈悲.


相傳黃南球陣營五虎將之一的羅成,武藝超群,槍法神準。征藩之戰無役不興,至六十歲時看破紅塵,毅然斬斷左手指,至四方石下出家修行以贖罪,法號普雲,是為石觀音寺開山始祖,時為日明治31年,至八十歲圓寂。石觀音寺,還存在有趣的傳說,寺廟前身是天然洞穴,光緒年間,一位尋找遺失豬隻的村民來到洞中,許願若尋得家畜,便會在這裡供俸一尊石觀音像,後來果真找到,石觀音也於焉誕生了。


提起「黃滿頭家」,老一輩的山城居民,可說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。他一生縱橫苗栗東部山區,北起三灣大坪林,經獅潭至大湖新開,拓地無數,時間自清同治年起,領盡風騷長達五十餘年,號稱山城首富,石觀音寺則是一處與黃南球拓墾事業有關的古蹟。


石觀音,地屬頭屋鄉飛鳳村轄區,毗鄰公館北河村,該地原稱四方石下,是一座天然岩洞,後來洞中發現石肖觀音像,而改稱「石觀音」。石觀音奠基於八角棟山脈西麓的支稜上,前臨龍珠山,意境極為清靜幽雅,佇立寺前,時見白雲冉冉,掠空面前,四望碧山無盡,崗巒盤曲,置身其間,心頭一片澄明。



普雲去世後,多由在家修士等人輪流主持,但失於管理,只有點香奉茶,寺院亦漸沒落。幸地方人士謝阿養、紀萬春等出來維持,克勤克儉,終能維續石觀音寺的香火傳承。




入口處的天然「石耳」,為本寺奇景之一



石觀音寺目前保存良好,許多遊客到石觀音寺除了健行、踏青、休閒、禮佛之外,圓通寶殿後方的岩洞,有清澈的山泉水,清涼甘甜,可供遊客攜回飲用,據說可以健身去病。


昭和12年,寺方禮聘北勢新蓮寺出家之真慧法師來山當住持,獲管理委員會補助,修建右邊橫屋。



民國34年,修建左邊橫屋。


民國34年,修建左邊橫屋。


民國34年,修建左邊橫屋。


民國34年,修建左邊橫屋。

















該地原稱四方石下,是一座天然岩洞,地屬飛鳳村,毗鄰公館北河村,後來洞中發現石肖觀音像而改稱石觀音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交通資訊

開車:
1.頭份交流道→台十三線往造橋→頭屋→苗22線往鳴鳳村→石觀音寺。
2.公館交流道→台十三甲往苗栗→頭屋→苗22線往鳴鳳村→石觀音寺。
3.高速公路下公館交流道→往苗栗方向→右轉走經國路(約五公里)→右轉經頭屋大橋→直走台13線(開車約五分鐘)→右方上斜坡(苗22線)→往山路直走(開車約十五分鐘)→前方廣場旁是雲洞宮→往前直走山路(約三公里)→右邊有小斜坡,徒步往上走(約一分鐘)。




參考資料:
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數位臺灣客家庄文化數位典藏網站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